【概述】柴胡为常用中药材。应用历史悠久,具有和解退热,舒肝升阳的功能。为医家常用之品。但品种复杂,混淆错用较为严重,影响用药安全有效。近据考证,主要为伞形科植物柴胡Bupleurumchinense DC. 或狭叶柴胡Bupleurum scorzcmeri folium Willd的根。前者习称北柴胡,后者习称南柴胡。北柴胡主产河北、河南、东北三省、陕西。此外,内蒙古、山西、甘肃亦有分布。南柴胡(红柴胡)主产东北三省、陕西、内蒙古、河北、江苏、安徽等省。多为野生。
【生长环境】柴胡多生于干燥的荒山坡、柞树岗、林缘、灌木丛、林间空隙、荒原草甸等地,土壤多为棕色森林土,富含腐殖质的黑土或草原沙质土。喜温暖湿润气候条件,具有耐寒、耐旱、怕涝的特性。
【种植技术】
1、选地整地:选择向阳平缓山坡及平坦农田种植。土壤以沙质壤土及土层深厚的腐殖质土为佳。黏重土壤及低洼易涝地不宜栽培。选地后深翻、耙平,做高畦,畦面1米,畦高2厘米。
2、种植方法:
(1)选种育苗:在2年以上的植株上采种,选饱满成熟的种子,种前用1000倍多菌灵浸种10~15分钟,或60℃~65℃水浸种2小时。于3月下旬在已整好畦面上进行撒播或条播。撒播:在畦面上做槽,将种子均匀撒于畦面。条播:按行距10厘米开沟撒播种子,并用筛出的细堆肥与细土混合覆盖,厚度0.5~1厘米,然后浇小水,并覆盖麦秸保墒;也可用地膜覆盖。5月下旬前后,当根头部长2~3mm、根长达5~6厘米时即可进行移栽。移栽前苗床要适当浇水,然后将苗子挖出,选粗壮无病菌,随挖随栽,以行距25厘米、株距10厘米为宜。定植穴位成齿锯交错状,不宜栽得过深或过浅,植后立即浇水。
(2)种子直播:春播3月下旬至4月中旬。秋播于10月。均在整好的畦面上按株行距10厘米25厘米进行条播,播种量为650~700克/667平方米。播种前每667平方米施堆肥3000千克或过磷酸钙20千克。播后轻度镇压,覆土0.5~1厘米。柴胡种子萌发期长,为防止地面干燥,可在苗床上覆少量麦秸或稻壳,以利于苗的生长。
【栽培管理】
1、松土除草:春播一般在30~35天出苗,秋播当年不出苗。柴胡在幼苗期长势弱,应及时清除杂草,每隔10天除1次,直到7月。结合除草,进行松土。
2、施肥:每667平方米可施粪水150~200千克,或用1%过磷酸钙溶液进行根外施肥,每隔:10~15天喷1次,连续2~3次,可提高产量。不要过多施用氮肥。
3、除蘖摘蕾:柴胡地上部分生长旺盛,1年生植株有半数要抽薹开花,2年生的均能抽薹开花,花可持续40~50天(8月上旬至10月上旬)。为了促进根的生长,要及时摘除新长的花蕾和花薹。
4、灌溉排水:幼苗期要适当淋水,保持湿润。生长期间除遇干旱外,一般不用灌水,7~9月雨季应注意排涝。
5、病虫害防治:
(1)病害:
①根腐病:主要出现在2年生植株上,病初感染发生在根的上部,病斑灰褐色,根全部或大部分腐烂,地上部分即枯死。一般在7~9月发生,传染很快。1年生发病较轻。防治方法:选择未被污染的土地种植,使用充分腐熟的农家肥和磷肥,少使用氮肥,种植前进行土壤消毒。
②根腐线虫病:主要在4~5月苗期危害,一般多发生在新开垦的土地上。防治方法:于整地时用80%二溴氯丙烷乳油,每667平方米1~1.5千克,稀释100~150倍进行土壤消毒,但要在施药半个月后再进行播种。
(2)虫害:
①蚜虫:多在6~8月发生,为害柴胡上部嫩梢,影响花期的生长。防治方法:可采用40%乐果乳油1500~2000倍液喷雾,每7天1次,连续2~3次。
②小地老虎、蛴螬:主要为害根部,6~7月间侵害严重,可使用毒饵诱杀。
③黄凤蝶:幼虫为害叶和花蕾。防治方法:人工捕捉成虫,或用青虫菌200倍液喷雾防治幼虫。
④赤条椿象:成虫和若虫吸取枝叶汁液,使植株生长不良。防治方法:人工捕捉,或用9%敌百虫800倍液喷杀。
【收获与加工】春秋两季均可采收,挖取根部,除去茎叶,抖去泥沙,晒干即可。
【药材形状】
1、北柴胡:本品根呈圆锥形,常有分枝,长6~15厘米,直径0.3~0.8厘米。表面浅棕色或黑褐色,具纵皱纹、支根痕及皮孔。顶端多带有残留的茎基或短纤维状的叶基。质硬而韧,不易折断,断面显片状纤维性,皮部浅棕色,木部黄白色。气微香,味微苦。
2、南柴胡:狭叶柴胡,习称红柴胡。根较细,多不分枝或下部稍分枝。表面红棕色或黑棕色,靠近根头多具明显的横向疣状突起,顶端密被纤维状叶基残余。质稍软,易折断,断面略平坦。微具香气。